欧洲首饰的璀璨年代 ——德国珠宝博物馆《首饰的5000年》线上展览展品分享(二)
Pforzheim Jewellery Museum在Google Arts and Culture平台上举办关于《首饰的5000年》(5000 years of jewellery)线上展览。该展览公开了许多Pforzheim Jewellery Museum的珍贵馆藏。
基于本次线上展览的内容,Violet老师将挑选部分展品,结合相关的的首饰小知识联想,与大家漫谈有趣的首饰文化。
《首饰的5000年》线上展览的第三部分为“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这是欧洲首饰制作的“黄金年代”。该部分的首饰作品比较丰富,本期只讲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线上展览中的两件藏品。该时期兴起的贵族阶层与富裕的中产阶级,毫不吝啬地通过首饰展示他们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因此这一时期的首饰上缀满各种宝石,并附着辉煌的珐琅色彩。
材料
A Goldsmith in his shop 1449 AD Met Museum
一位金匠在他的工作室,1449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在欧洲辉煌的大航海时代里,新大陆的发现、海上交通的繁荣,浓缩在小小的首饰作品中,就是一颗颗璀璨的宝石。瓦斯科达加马在1497-1499年通过好望角找到了通往印度的海上通路,使欧洲的商人可以直接从印度获得宝石。里斯本、布鲁日(Bruges)、安特卫普、阿姆斯特、威尼斯、巴塞罗那等等拥有天然港口或河道的地理条件优越的城市,都在王朝更迭中变换着钻石、彩宝交易与加工中心的重任。
谈到贵族对于首饰制作宝石的选择,我们从油画中或者遗留的古董首饰里都能发现,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红、蓝宝石、祖母绿的喜爱。印度的钻石、哥伦比亚的翡翠、缅甸的红宝石、波斯湾进口的珍珠,甚至是人工养殖的珍珠,都得以出现在这一时期的首饰上。
在上面的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从男客户的帽子与金匠背后的首饰样品展示上,看出首饰设计的主要类型。即环绕一个大的主石使用黄金来做镶嵌。虽然宝石资源丰富,但是当时人们更加认为彩色宝石是黄金的装饰品与象征财富能力的体现。
工艺
除了宝石的矿产体量的提升,伴随而来的就是切割、打磨与镶嵌技术的革新。该时期最常见的就是平面切割(Table cut)与卡梅奥雕刻工艺(Cameo Cut)的复兴。
历史上很多平面切割的宝石都呈现有若干个钝角,这是因为矿石本身的结晶结构或者当时依然比较粗犷的打磨方式产生的。
16世纪,金、珐琅、钻石
这是一枚主石使用平面切割的戒指,戒身与宝石镶口的部位装饰了人脸与卷曲藤蔓图案,戒身也填满了彩色的珐琅。
在大部分首饰的造型上,一开始的设计款式是顺应中世纪,圣经宗教故事依然被作为创作的主题,但是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更具有个性化的设计或者与当时现实生活的日常物品成为了创作的主流;另外,制作者们也广范围从古希腊神话中提取创作主题。这也使得这一时期的作品的造型有无限的可能。
鹦鹉吊坠
1560-1570
金、钻石、红宝石、珍珠
由Pforzheim Jewellery Museum收藏
流行款式
在首饰款式上,吊坠成为了最重要的首饰形式,替代了中世纪时期流行的胸针。文艺复兴时期的吊坠呈现一种浮夸或者成套复杂造型,不仅是重要场合,连日常也经常佩戴。在《一位金匠在他的工作室》这幅油画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前来购买首饰的男客户脖子上佩戴者由巨大金环链接的吊坠。巨型吊坠给予了较为广阔的创作幅面,使得人物形象、圣经场景等等复杂的主题都可以呈现。
Unknown Lady, c.1595. 无名女士,1595年
从这幅油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成串的吊坠,完全覆盖了躯干部分的衣服。当时对于这种巨型吊坠的制作,工匠们非常看重链子的链接,以及悬吊时,吊坠是否会侧翻。
另外,这些巨型吊坠的出现,一部分也来自服装时尚的变革。休泰特(Hugh Tait)在《7000年珠宝史》中提到:“从意大利该时期(指15世纪中期开始)的画像判断,人们佩戴珠宝更多是为了强化女性身体的美丽而非地位的象征。尽管官方禁止‘展示颈部和肩膀’,但是在15世纪的最后十年,领口还是拉下来,一直到袒胸露背的衣服流行起来,而且在古典时代非常受欢迎却在中世纪几乎消失的宝石项链重新流行起来。相反,中世纪流行的胸针则完全过时。”
吊坠,由Pere Juan Poch捐赠, 1580至1587
维也纳,奥地利
黄金、钻石、红宝石、珐琅
摄影师:Guenther Meyer
由Pforzheim Jewellery Museum收藏
这件造型结构非常复杂的吊坠,以那一时期常见的卷曲的植物枝干效果为造型,使用彩色宝石与彩色珐琅来达到创作上的和谐。该吊坠的制作时期虽然为艺术史上的风格主义时期,但是首饰的制作风格变化远不如绘画或者雕塑来的迅捷,因此在这件吊坠上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于和谐之美的追求。从稳定且对称的基础造型,宝石与珐琅交错创造的浓烈色彩对比,中性围绕式的布局构建,无不展示了当时工匠精湛能力。部分也归功于当时已经形成了具有学校制度与体系的专业的手工艺培训工作室。
撰稿:Violet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