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传真 | 物性的思辨——南艺金属首饰毕业展

郑婷玉 ● 2021.06.08

当代首饰作为一门美术学类,我们相信,每一所院校都有他独特的闪光点。AIVA当代首饰现征求国内外各院校特派员,为所有正在学习或想了解这门学类的人们带来第一手消息。

我们欢迎特派员为我们带来院校/工作室报道,为我们介绍可敬可爱的师长,甚或借由AIVA当代首饰平台发布校园活动消息。

当代首饰的学习,本应百花齐放,多姿多彩。

南京艺术学院学院520嘉年华工艺美术系          

------金属首饰毕业展

南艺的520毕业展嘉年华已经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一张独特的艺术名片。嘉年华的展演已经持续六年,每年的嘉年华都以设计学院服装系的毕业T 台大秀拉开帷幕。每年的服装秀盛况用一票难求绝不过分。

而今年,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的学生们则将一场无需票据,别开生面的展览带进了金鹰世界,带入了大众的视野。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物性的思辨——现代手工艺实验艺术作品展》。正如主题所言,当下的艺术家,尤其是手工艺者,对于“物”、“物性”的思考,应该区别于传统。当代艺术总是注重艺术家对于社会性和哲学性的思考,不可避免的,当代手工艺对于艺术形式和内核的思辨也完全可以结合对“物”本身的研究和思考。这也正是从这次展览向社会和大众所展示的。

【特派员报道】

作为金属工艺的一员,不可避免的,我要将首先介绍的这份偏心,归给金属工艺的同学们。疫情的影响下,实践类专业同学们实操课尤其受到影响,然而同学们的毕设中,却丝毫见不到疫情的阴霾。

作为毕设期间,一直与我并肩作战的死党,我总是非常敬佩陈奕如选题的勇气,以及最终呈现的惊艳。她的作品围绕器皿和人的对话展开,也与这次展览的主题几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对此,她说“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在使用器皿时,器皿才能发挥其功能并获得使用的意义,这也是人和器皿的交流方式。而我的这套器皿需要身体嵌入进行使用,且日常摆放时不能正常使用,使得器皿只有在人使用的时候才具备实际完整的形态意义。”

而她最后结合人模来表达主题的强有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别有一番风趣,令我印象深刻。

纪夏雨的《壶闹》在我看来则是真正意义上将器皿拟人化。她的作品意在结合“不倒翁”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结构创作出一套对当代劝酒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的酒器。通过人在使用“不倒翁”结构的酒器时的不可控的行为语言进行暗喻。

这一套看似风趣幽默的作品,背后不仅蕴含着对中国特有的劝酒文化的反思,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她的作品中所运用的传统锻造工艺和錾刻手法以及后期对于铜箔的运用,在时下艺术形式求新求变的环境中,她的作品使得我看到了南艺金工人对于传统技艺的坚持。

王祺钧作为17级金工唯一的男生,身上总是承担着各种“力气活”的重担,而他的作品确是细腻而又传统。他的作品结合了两种传统的工艺美术材料:银和竹片。

他的作品简介中这样说道:“编织工艺和器皿设计作为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把两者统一到一个物件的时候便认可了这两个元素的结合,表现的载体是当代器皿。”

而他的作品给我的第一感受正如他设计制作作品的过程:踏实、细腻。

他的作品除了金工技法以外,还需要用到竹编织的相关技艺。这自然成为了制作设计的难点。当我问到的时候,他却说:“在手工制作毕业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一是在竹子的韧性方面,无法及时保留水浸泡的柔韧度,而且在形变上和弯曲的地方还是无法以手工的方式去编织一个十分规整的形态;二是在第一个造型完成之后,如何将后面的编织造型做自由的变化和变形,以不违和的观赏方式使所有的器型变成一个套系;三是对于制作完成后的保存和打磨如何做到不破坏编织。”即便如此,从他最后的毕设展现中,我们看到了他仍然克服了重重工艺的“硬”困难,给了自己的毕业设计和本科一个Happpy ending。

介绍了金工班同学们的作品,自然同根生的首饰设计同学们的毕设也是必不可少的。

廖雪纯同学的作品对于我眼睛的吸引几乎是一瞬间。无论是精致的做工还是最符合当下信息社会的主题。

     她的系列作品有一个俏皮的名字《是不是太多了?》。相信大家看到这件作品时也会发出和作者一样的感叹“是不是太多了?”

当我以为作品除了金属首饰结构的部分以外都是使用了传统编织手法和丝线类型的材料是,她却告诉我,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红黑色的线都是真实的电线和电阻元件。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细心的读者能够猜想到作者本人想要表达的主题了呢?

QUIZ TIME

而这也是特派员为大家留下的“随堂思考”小惊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留言评论你认为《是不是太多了?》系列作品的深意和主题,而答案也会在两天后于评论区发布。答对并获赞最高的评论将获得AIVA《都市小鱼干》925银项链一只。

       除此之外,首饰同样有着传统的传承者,与此同时,她又用自己的设计和思考创新着。

程艳玲的《Rong》系列作品使用的材料正如她使用的材料,皆是rong。她将较为传统的绒花,与银和现代的3d打印材料相结合,优化绒花结构的同时,也可以丰富和提高绒花的质感。“设计中延续了绒花一向的风格,但是没有采用具象的花型,简化了花的形态;也没有采用传统绒花鲜艳的颜色,而是选择偏灰偏暗色系的绒花;连接方式抛弃了传统绒花用丝线缠绕的方式,选择了镶嵌、榫卯等结构。”

而她说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她说:“ Rong是绒花,也是融合。”我想,这是这次展览所要诉说的主题,也是南艺金工首饰教会我最为重要的东西。

     商业也好,艺术也好,传统也好,当代也好。有些不同的声音,恰巧代表着思考的碰撞,时代的变迁。南艺的金工首饰系或许也是如此教导我的。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传统的技艺,也见识了思考表达的重要性,我可以选择学习钻研任何我有兴趣的工艺,也可以借着作品表达我的所想所爱。

闳是是要广阔的采撷知识;约则是慎重的选取;深是钻研;美则是最后的完美之境。这四字组合便是南艺的校训“闳约深美”,便是四年以来我所学所想。

更多南艺线上展览:https://www.nua-d.com/2021/

郑婷玉

特派员 / Correspondent

郑婷玉出生于江苏南京,很早就开始了基本绘画和艺术修习。2017年她进入了南京艺术学院金属工艺系。除了专业基础技能之外,郑婷玉对女性主义、男女性别关系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2021年将前往伯明翰城市大学珠宝学院在金工首饰饰专业进行深造。

她常用美国小众设计师品牌 Greenlion 创始人的名言鼓励他人和自己“YOU ARE GOOD ENOUGH(你已经足够优秀了) TRUST YOUR GUT(相信你的直觉)。”

THOUGHTS

做毕设最大的体验就是感觉到自己技艺有一个质的提升,各个方面,包括对作品保护程度,重视程度。从现在向以前看就总觉得这里那里不够好,总是要重做总是要重来,是因为无法接受明显的瑕疵,也是没办法心安 理得。最近一段时间就一直在反复这些,几乎快要成为心病,和大前辈聊了聊,放下了 —下,也心安了一些。

但回头看看,各种不完美到更好也是自己进步的历程吧。主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缺陷比被动痛苦和纠结来 得实在也舒心。Embrace the body you have 或许可以适用于各个方面。接受自己不等与 对自己满意,永远的完美永远不存在,对自己永远不能满意,所以才能够一直一直往前走吧。

所有毕设的朋友们,请加油!我们一直在往前。

——郑婷玉

RECENT EVENTS

近期活动
全部活动

线